11月22日,小雪節氣,“氣寒而將雪矣”,可不到上午7點的泰外門口卻熱鬧非凡,原來班主任第三期研修一蘇外本部以及蘇外昆山校區研學之旅即將開啟,所有班主任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臨上高速,卻被告知霧大封路,而小插曲并未影響我們的熱情,一路歡聲笑語,雖然比預計的時間晚了一個半小時,但是當大巴車轉過金捷路口,遠遠看到樊校一行在門口等待時 ,一路的舟車勞頓化作了甜蜜與幸福。
“吳校、各位老師,辛苦了!”剛下車就迎來了家人的親切問候,心頭頓時暖洋洋的。顧不上休息,在樊校帶領下,我們先參觀了校園,慢慢行走,細細品味,時不時拿起手機拍下一個個閃光點。溫馨個性卻又充滿活潑智慧的教室文化布置,熱火朝天的課堂討論讓我們不忍駐足打擾,從門廳的校服陳列到教室墻外布置再到各功能室,無不在向我們展示著這所學校的蓬勃朝氣。
江校激動地說:“建校在起始階段便得到了泰外在外教、師資等方面的鼎力相助,我們萬分感謝。昆山校區發展的過程中,非常幸運地得到了兄弟學校的全面支持,我們也有了一支盡職盡責的團隊支撐我們立足于此?!闭f到這里,吳校也是頗為動容,不禁回憶起去年江校一行去泰外的情景,遭遇了極端天氣,“正是這種風雨中構建的友誼,卻最為珍貴,我們會永遠記得這份情誼”。江校還和我們分享了他的“四個堅持”:堅持“中國靈魂,世界眼光” ,堅持走“雙軌制教學,雙通道升學”之路,堅持以起始階段年級作為辦學發展的起步點,堅持國際課程與實驗班課程平衡發展。
江校的“四個堅持”讓我們一行人對國際學校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期待。接著,吳丹妮老師分享了小學部班級文化布置中的規劃與構思,樊校的“一事精致、便已動人,從一而終、就是深邃”,讓我們明確感受到他們的“智慧、榮耀、責任、卓越”, 心中有愛、手拿戒尺、眼中有光是每一位老師的真實寫照,初中部陳校就學部的課程體系、特色活動、劍橋理念等方面向我們進行了言簡意賅的介紹,招辦錢主任分享了多年招生工作中的相關經驗以及目前取得的招生成果。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聆聽了蘇外昆山校區老師們的發言,我們對班主任工作、對班級管理、對學校文化的呈現等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和努力的方向。短短半天的交流不足以讓我們彼此深入了解,但在蘇外大教育平臺的推動下,兄弟學校之間逐步邁向共享、共榮、資源互通、攜手共贏的新局面,大家都熱切期待著下一次能有更好的遇見。
告別了“蘇外昆山校區”這個好兄弟后,我們又來到了“蘇外”這位大家長面前。
25載的崢嶸歲月,全都濃縮在腳底的這根時光軸上,從94年創辦到如今中國民辦教育領域的佼佼者,蘇外始終遵循育至靈魂,學有靈氣,教而靈動,華而有實的教育之道。我們參觀了充滿藝術氛圍的伊甸園——藝展中心 ,詩意棲居地——美好時光,認識世界的科技走廊,功能齊全的各場地以及豐富的小語種教室,如果校園參觀是一場視覺盛宴,接下來的交流活動則是一頓色香味俱全的營養大餐。我們在報告廳聆聽了一線老師的管理以及教學心得。小學部的蔡杰主任介紹了最前沿的跨學科素質教育理念,啟發了在摸索中前行的我們。初中部的徐余忠主任,分享了素養指向下的初中教育生態文化鏈,五大文化理念指導下,班主任由傳統的單一專業型轉向復合勝任型的個體,學生則成為可個性化學習共同體。小學部的夏海燕老師,用心做家校溝通,先報優,再指不足,多報喜,巧報憂,多傾聽并及時反饋,讓我們見識到了智慧卻又溫情的班主任。
初中部的姜春梅老師,展示了她“忽悠”學生和家長的能力,讓我們大開眼見,她的“豪爽”“未雨綢繆”“教育的前瞻性”,讓她的學生在結婚生子后還能對她念念不忘,而姜老師的致遠班更是她一輩子的驕傲。聽了四位老師的發言,我們無不深受啟發,滿滿的筆記告訴我們今日之行,太值當了! 蘇外堅守“著眼于未來的教育才有教育的未來”,既可以丈量世界的寬度,也可以思考教育的深度。
小雪節氣,由于“天騰地降”導致“天地閉塞”,古人覺得這時候不適合追求利祿,便轉而“獨善其身”。而我們這次的班主任研修之旅不正是這種順應天時、豁然達觀處世之道的再現嗎?
“每個泰外人都應當時刻保持謙虛的姿態和勤學的心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到更多?!?/span>
研學已經結束,但是蘇外、以及蘇外昆山校區的同行們給我們開辟出新的教育天地,冬天的冷只是外面的冷,我們擁有的是火熱的心,它會融化所有的冰霜,為我們抵御寒冷,使我們每個人都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蘇外泰州校區 范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