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卷云舒,花開花落,歲月如清風,仿佛剛剛拂過臉頰,又滑過耳際,回眸間,竟尋不見蹤跡。生命留下了匆匆,可寫下的是屬于自己的人生。兒時,就對教師這個職業充滿向往,日記里也曾訴說過自己的“教師夢”。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夢想是追逐者不竭的動力源泉。我為教育的夢想在奮斗,也為有夢而倍感幸福。
--題記
偶然相遇,探尋夢想之路
某天,偶然聽說離家不遠處的新建學校要招聘老師,家人便提議讓我去試試。起先,我并未放在心上,因為在原來學校挺安逸的。每天過著規律的生活,習慣了一切,不想動彈了。不久,又一位朋友說,離你家近,換個環境吧!這么多年了,老在舒適圈待著,人都沒有上進心了。
也許說的人多了,我就動搖了。三十好幾的人了,是該覺醒一下了。這個學校跟之前的還不一樣,是民辦學校,要不去試試?我滿懷期待,投了簡歷,等待結果。人事主管約我面試了,跟我說新建學校開辦初期會面臨很多困難,還告訴我和公辦學校有很多不一樣,要有強大內心才能勝任。聽她這么一說,我真的猶豫了,一頭是工作了好幾年的公辦學校,穩定熟悉的環境,一頭是我完全不了解的民辦學校,我思前想后還是決定去新環境,哪怕是看一看,了解一下。因為再多的困難都是聽說的,沒有試一試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不知是好奇心還是上進心,助我一臂之力,讓我有勇氣探尋新道路。
艱難突破,尋求專業成長
很快8月1日報到,當即開啟了新教師培訓模式。第一天就讓我見識到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來了一大批青年才俊,都是學歷比我高的年輕人。就連其中一位校長都是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做自我介紹。那一天,在羨慕他人的同時也倍感壓力。
接下來的一整個月,每一天校領導都安排了充實的培訓計劃和實戰內容,那一個月里的培訓內容都是我從未接觸過的,一切是那么陌生又那么讓人感到緊張。我雖年齡不大,但屬于保守不潮流的人,所以很多新鮮事物很難接受。抖音、美篇、公眾號等宣傳手段是新建學校必須的,而我一直單純的以為這應該是和我們老師沒有關聯的。每天都要對相應的培訓內容進行公開展示,這才是我最難熬的時刻。因為自己的學習能力不如別人快,一上臺我就緊張,一開口我就臉紅,總之,那一段時光盡在不安中熬過了。還有更痛苦的就是每天都要寫培訓感悟,并且有相應領導給所寫感悟打分,作為選拔新老師的考核內容之一。每一次公布得分時我真的體會到什么叫“忐忑不安”。雖然那段時光不容易,可總要過去的。一天天下來,我發現有好些老師沒了身影,一打聽,說是受不了壓力,主動退出了。其實,我也中途想走過,可是越是難的時候,就是最能使自己成長的時候。我們經常教育學生不能半途而廢,那現在作為老師的我們遇到難題了,就能半路失蹤了嗎?咬咬牙,熬過去!接下來的教師基本功大賽(演講、上課、三字、導學案設計)一項一項,我都沒落下。思維導圖不會做,那就比別人多做幾遍。個人才藝沒有怎么辦?大膽嘗試創新才藝展示方式,教語文的我選擇了說相聲。這一次一次的展示,使原本害羞的我變得越來越大方,越來越有膽量了。
砥礪前行,留下成長足跡
熬到開學了,我在那一批老師里成功通過了培訓期,成長第一步順利邁出!學生的到來才是真正考驗老師能力的時候。新學校想要立足,保住生源,保住生源離不開老師??!所以,暑假對新老師的全面培訓和嚴格要求是必要的。
學校安排我教六年級,在蘇外的這一年對我來說很特別,因為第一次帶六年級,第一次帶只有8個人的班。在我們學校六年級是住校的,只有周末才回家。那么作為班主任的我,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方面都要格外關注學生了。
在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和孩子們們都默默地傳遞著關愛和友誼,把601班凝聚成一個團結友愛、斗志昂揚的班集體。人數從一開始的“八仙過海”(8人),到后來的“九九歸一”(9人),再到“十全十美”(10人)。我們班級隊伍越來越壯大了,最終在疫情后的第二學期變成了24人的大家庭。這儼然成了別人眼中的“奇跡”。而這個“奇跡”的出現大概我最能體會其中的辛酸與艱難。人們常說:行走在路上,收獲的不僅是風景,還有風景背后的精彩。這一年的一切,明亮了我的眼眸,充盈了我的內心。我和孩子們共同成為了經歷者,見證者,成長者。也正因為這樣的成長,讓我這個老師在別人眼里有了被夸贊的理由。也正因為這樣的成長,學校在第二年又安排我教下一屆六年級,這一次我不再那么害怕緊張了,而是自信。自信來自家長和領導的信任,自信來自艱難中選擇繼續前行的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得踏實,留下的足跡自然也清晰。
教書15年了,我雖然沒有耀眼的光環,沒有顯赫的地位,但我聽說過毛毛蟲的故事,需要在黑暗的殼子里積蓄力量,默默堅忍,痛苦裂變,最后才能突破自我,羽化成蝶,翩然而飛。夢在心中,路在腳下,雖遙遠,只要追逐,一切皆有可能。